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还原古代亚洲艺术反思当下一元文明评沈爱凤从(3)

来源:西亚非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弥补不足指导当下 国内的美术史研究与教学主要集中于两部分:中国美术史与西欧美术史,其它的广阔地域鲜有人问津,遑论深耕细作。也缘于此,

三、弥补不足指导当下

国内的美术史研究与教学主要集中于两部分:中国美术史与西欧美术史,其它的广阔地域鲜有人问津,遑论深耕细作。也缘于此,沈先生著得该书。在以往的美术史研究中,很少有人着力于西域艺术的,偶尔有之,也多聚焦于新疆、甘肃一代的古文化,以及犍陀罗样式艺术,而不是该书中所言之“大西域”。东亚与欧洲之间的西亚、中亚的古代研究长期缺失,而该书的出版正弥补了这一严重不足,世界“美术史的形状”也就更为圆满。近十年来,亚洲美术史研究有一定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河西走廊彩陶文化后期和西域上古青铜艺术所呈现的早期东西方交流,专著如李水城《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文物出版社,2009)、韩建业《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7);西伯利亚青铜艺术和欧亚大草原金属工艺,此方面研究主要来自俄罗斯,如格里亚兹诺夫《叶尼塞河流域的阿凡纳谢沃文化》等;另如印度—中亚艺术造型问题,如日本学者宫治昭的《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文物出版社,2009)。《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已出版10年,但其中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改善,如大多数研究忽视了亚洲艺术的内在的文化本质,以描述居多,分析见少;没有从东西方中间地带的独特性去阐释;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佛教艺术、西域研究和敦煌研究,少量集中于粟特,大西域仍少有问津;仍把希腊化简单地看成古希腊文化在亚洲的传播,没有注意亚洲文化因素与希腊艺术的融合;不甚了解境外广阔的多元文化,较少关注波斯、西伯利亚草原艺术等等。

时过十年,该书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的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迅猛,势头绝不弱于十年前。全球化是西方“现代性”浪潮的全面扩张,科技、快速、刺激的生活方式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地区与民族接纳。但其自身附带的“去个性化”也在暗中蔓延,“个性的保持难以为继,它被劳动分工,被物质生活吞噬了”[6]24。这种“去个性化”即是沈先生在序、跋中所反复忧虑与愤慨的全球“一元化”。西方思维、文化的一元论取代了其他模式,作者正是在此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态下,怀着悲愤的情绪,著就此作。显而易见,今日的中国及其它第三世界国家,教育模式与学习内容基本已经“全盘西化”,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菁华,不但不珍惜,反倒自行剔除,生怕甩不掉落后迂腐的帽子。因此,表面上该书是一个上古至中古的亚洲美术史论著作,实际却是一部反思现代文明的哲学著作。沈先生在书中反复提到,上古亚欧大陆的各文明均有着独特之处,其艺术的自恰显示着世界本然的多元性。以古喻今,审美的多元正是突破现实一元、“单向度”的良好途径。因此,艺术的审美能够变革当下文化虚假繁荣,回归多元正途。除文化担当的使命外,沈先生以该书为利剑,挥向世界霸权主义。西方的霸权主义从未消弥,面对如此霸权,沈先生推崇古代的母神崇拜思想,这并不是返祖式的迷信,而是汲取菁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中国道家之“道”,也是汤因比多元“文化树”观念,即系统的多元文化概念。与自然相处之道同样适用于国家、民族之间,作者最终引出的是“和平主义”,“和平”地看待古代亚洲文明,保存审美多元性;“和平”地对待其它文化,有利于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万川归海,任何的研究最终都要接壤现实生活,目光犀利者能一针见血、直击要害,而睿智者可以指出明径。沈先生及其团队于近日完成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北方草原古代艺术》《丝绸之路美术全集》(国外卷,共20分卷),还将涉及该书没有探讨的很多问题。《说文解字》中“士”的释义为“推十合一”,这里的合一,等同于学术研究的现实指向。从此层面来说,沈爱凤无亏古代文人“士”的称号。

四、结语

沈爱凤教授《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还原了古代亚洲文明史,其综合的研究方法、广阔的学术视野为今后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功不可没。不可否认,该书也存在着些许不足,有些立论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缺乏应有的严密;个别之处行文也略显率真,有些妙语连珠似的观点放置该处并不恰当。试想,哪位作者在70余万字的著作里不出小错,是绝非可能的。质言之,该书的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一部材料丰富、论证严谨、观点新颖的学术著作;弥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中的不足;作者抱有古代文人“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文喻政,以艺术研究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献计献策。笔者认为,再过十载,该书会有更高的学术地位,指导与激励着后学锲而不舍,奋发向上。

文章来源:《西亚非洲》 网址: http://www.xyfzzz.cn/qikandaodu/2021/0418/519.html



上一篇:锦绣天下无问西东大型人文电视纪录片锦程东方
下一篇:热情浪漫的安达卢西亚人一年天西班牙有个节日

西亚非洲投稿 | 西亚非洲编辑部| 西亚非洲版面费 | 西亚非洲论文发表 | 西亚非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西亚非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