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亚非洲》数据库收录[10/30]
- · 《西亚非洲》期刊栏目设[10/30]
- · 《西亚非洲》杂志社刊物[10/30]
- · 《西亚非洲》杂志社收稿[10/30]
- · 《西亚非洲》编辑部征稿[10/30]
- · 西亚非洲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西亚非洲》投稿方式[10/30]
跨越万公里后小伙从非洲骑行回中国(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尼普尼村的贫苦与落后,刺痛了袁江磊的心。他找来打井队,决定在村里挖一口深水井,并联系生产太阳能发电板的公司,在村中心架设一座小型太阳能充
尼普尼村的贫苦与落后,刺痛了袁江磊的心。他找来打井队,决定在村里挖一口深水井,并联系生产太阳能发电板的公司,在村中心架设一座小型太阳能充电站。当地人工作效率一向不高,但令袁江磊意外的是,仅10天内70 m深的水井基本完工,2天内一座1.2 kW充电站架设完毕。村里还有30户人家穷得连一台用电设备都没有,心里不是滋味的袁江磊临时购买了30个充电手电筒送给他们。
手摇水井摇出来自地下70 m的第一桶水,不远处可满足附近5个村庄用电需求的充电站开始运转。光明和水来到的那天,载歌载舞的村民比过节还开心,巴尼夸拉市市长派来代表参加欢庆活动。当晚,在非洲腹地寂静荒原,人们欢笑着打开手电筒,朝空中照去。那是袁江磊见过的最美的光。村长把家里唯一的一张床给他睡,还帮他系上蚊帐。村民用在最隆重的节日才舍得吃的烤全羊来答谢他。
离开时,村民热情送别,袁江磊承诺还会定期回来维护水井和电站。看到路两旁黑压压的村民和他们脸上的笑容时,袁江磊差点儿流出泪来。不过,他很快又笑了——因为村民能喝上干净的水,而且入夜之后,每家都有了光,哪怕只是手电筒发出的微光,也能驱散黑暗。
离开尼普尼村时,袁江磊的骑行之旅和践诺之旅正式画上句号。不过,他与非洲的缘分还在继续。2020年初,袁江磊在贝宁成立了一家旅行社,提供非洲定制化旅游服务。袁江磊希望为国人打开一扇深度了解非洲的大门,同时也希望为当地人修建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
“见世界,其实是见自己;观世界,总有世界观。”这是袁江磊在万里骑行中的最大感受。如今,已回归正常生活的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再次出发,但他很感谢26岁那年的自己。
虽然事业才刚刚起步,但信心满满的袁江磊还是在微博上感叹:“曾经的未知,在滚滚车轮下变成具体而鲜活的记忆,让我有足够强大的信心迎接下一段未知际遇,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几内亚草原遇袋鼠
文章来源:《西亚非洲》 网址: http://www.xyfzzz.cn/qikandaodu/2021/073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