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亚非洲》数据库收录[10/30]
- · 《西亚非洲》期刊栏目设[10/30]
- · 《西亚非洲》杂志社刊物[10/30]
- · 《西亚非洲》杂志社收稿[10/30]
- · 《西亚非洲》编辑部征稿[10/30]
- · 西亚非洲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西亚非洲》投稿方式[10/30]
中国与西亚国家双边贸易效率研究根据随机前沿(5)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深化与西亚国家在运输通道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距离增加所引起的运输成本的增加是阻碍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效率提高
(一)深化与西亚国家在运输通道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距离增加所引起的运输成本的增加是阻碍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地理角度考量,西亚以高原、沙漠地形居多,与平原相比本就不利于陆路运输。15世纪前后,由于航海技术的迅猛发展,西亚各国的运输方式重心更是不断从陆运转移至海运。直至近代,海运已经成为西亚地区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相比之下,西亚地区的陆路运输发展缓慢,陆运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运输效率不高。针对西亚地区贸易运输“海强陆弱”的情况,出于降低运输成本的考量,中国与西亚国家可以选择加强在陆路运输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事实上,2018年建成的“中伊铁路”就是中国与西亚国家在陆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功合作的案例之一。未来,中国仍可以发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在与西亚国家进一步深化陆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时[24],以铁路建设为核心,以公路、管道建设为辅助,构建多层次的陆路运输网络,削弱地理因素对贸易的阻碍作用。同时,在海路运输上,中国也可以充分利用西亚地区现有的海运优势,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西亚国家政府进行合作,对当地重要的港口进行改造、扩建,利用中国的前沿科技,建造新型无人智能港口,打造高效的海上贸易枢纽,进一步降低海运周转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此外,在陆海联运的基础上,中国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空路运输,进而搭建陆、海、空齐备的空间化运输网络,将运输成本对贸易的负性影响降至最低[25]。
(二)加快自贸区谈判进程和增强人民币的贸易结算功能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亚国家的关税水平(TFS)和货币政策(MFS)是影响双边贸易效率的重要因素。对于关税水平要素,中国应加快与西亚国家的自贸区谈判,通过签订自贸协议来降低西亚国家的关税水平,减少关税壁垒对贸易效率的负性影响。目前,中国正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进行有关自贸区建设的谈判。“海合会”是西亚地区最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组织之一,中国与“海合会”自贸区一旦建成将会有效降低西亚地区的关税水平,提高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效率[26];对于货币政策要素,中国应加强人民币在与西亚地区贸易结算中的功能,以降低西亚国家货币政策的波动对贸易效率的影响。西亚国家的货币政策波动,是其国内经济透明度不高所导致的。中国虽然难以改变其经济透明度,但是可以通过增强人民币在西亚地区的结算功能,规避掉西亚国家货币政策波动所带来的风险[27]。目前看,西亚国家对中国出口较为单一化,多为能源出口,这有利于中国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贸易[28]。
(三)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及非政府间沟通机制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稳定性、政策连续性(PSA)是影响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西亚国家的政府稳定性主要受到地缘、宗教和族群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都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更为符合现实条件的选择是通过与西亚国家构建多层次的沟通机制来增强其政策连续性。在建立多层次的沟通机制的过程中,中国不仅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稳定、持续的交流活动来保证西亚国家在政策上与中国的协同[29],还需要非政府组织、机构积极发挥助力作用,通过多领域、多元化的交流活动,来增进民间的相互理解。长期以来,受西方一些媒体的影响,部分西亚国家对中国的政策、形象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30],并在西方霸权的裹挟下,时常出现对中政策的反复摇摆[31]。这种政策的摇摆抑制了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潜力的释放。因此,当下中国亟需依托于多层次的沟通平台,与西亚国家进行及时有效的政策和文化沟通,来加深其对中国政策、形象的理解,以减少西亚国家政策波动对双边贸易效率的负性影响。
[1]李振福,陈雪,邓昭,等.经济贸易互联互通实践:“一带一路”的实施效果评价[J].国际贸易,2019,(7):68-78.
[2]刁莉,邓春慧,李利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西亚贸易潜力研究[J].亚太经济,2019,(2):61-67.
[3]AIGNER D,LOVELL C,SCHMIDT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77,6(1):21-37.
[4]BATTESE G,CORRA of a production frontier model:with application to the pastoral zone of Eastern Australia[J].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77,21(3):169-179.
[5]JONDROW J,KNOX L,MATEROV I,et al.On the estimation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2,19(2-3):233-238.
文章来源:《西亚非洲》 网址: http://www.xyfzzz.cn/qikandaodu/2021/0708/560.html
上一篇:从法律视角探讨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判决
下一篇:非洲巨蛙的隐秘生活